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家散文 > 正文

难忘打谷场

来源: 四季文学汇 时间:2021-07-08

合肥居皖之中,在当地人的意识中,淮河以南,一般都被认为是南方;而我的家乡在巢湖之滨,蒋口河支流水系的入湖处,这里河流纵横,水网密布,小舟荡荡,杨柳依依,燕飞蜂舞,空气湿润,典型的鱼米之乡。除了地势没有江南水乡平坦外,其它毫不逊色。 儿时的记忆中:春雷响,万物长,酣睡一冬的蛙虫苏醒了,草木陆续地探出稚嫩的头儿;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得歇,勤劳的农民脱去厚实的冬装,欢快着,穿梭于田间地头。忙着整地、育苗、播种、施肥,田野间热闹着,像一群十一二岁的少年,追逐着,嬉戏着,朝气蓬勃! 故乡多为圩区,田地低矮平整,黑土湿润,很适宜种水稻;村庄前后地势较高的地方多用来种耐旱的作物,像棉花、油菜、花生、山芋、豆类等,由于合肥以南地区的饮食习惯,当时故乡很少种麦子的。 那些沟沟塘塘是很适宜养鱼,栽藕种菱的,正所谓“深水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总之,每种生灵在这里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地方,静静的,不慌不忙地吸取着天地间的精华,无需添加激素,顺应自然茁壮成长,等待人们的收获,入场。 每个生产队都有一个打谷场,正常谷场都紧挨村庄,地势偏高,通风开阔;打谷场的北边几间茅舍,土墙草顶,中间用土坯一间间隔开,存放种子、农具、杂物,有支上二口大锅的,便于炎热天气,烧开水让村民饮用。 记忆中的打谷场就是个舞台,它承载着男人们的希望,女人们期盼的天堂,孩子们的乐园! 每当秋收的季节,整个打谷场沸腾了,从早到晚,有时不分昼夜。扁担,当时是青壮汉的很爱,它展现一个人力量所在,是庄稼人的荣誉,也是很终收获工分多少的见证。那一担担近似人高的稻把,一次次从田间运到谷场。 力量弱的妇女、老人被安排在打谷场上,掼床(后期是脚踩,电动打谷机),扒子,洋叉,木锨,大竹条把,扬锨,风车,筛子,簸箕等陆续登场;人们各司其职,忙而不乱,各种农具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或高亢,或低沉,或浑厚,或清脆......那种原生态的声音,伴着人们欢快的笑声,简直就是一首《丰收的交响曲》,久久在空中回荡。 农耕文明的人民唇齿相依,生生不息;终于,经过众人合力协作,一堆堆金灿灿圆锥形的稻谷稳稳的矗立在那里,在夕阳的余晖映衬下,格外壮观美丽。晚上的稻堆上面,会用白石灰或草木灰在上面印上“五谷丰登”或“福”字,沿着谷堆一周也会划上一个大圆圈。儿时很是好奇,问及父亲,得知那是人们对丰收的期盼与祝福。更重要是防盗功能。哈哈,只知道悟空如意金箍棒画圈有降妖除魔功效,哪知一圈草木灰竟也如此神奇?现在想想,无非就是当时民风质朴,皆以偷盗为耻,哪像现在,五花八门的“盗”,“英雄不问出处”!只看结果。 秋风微凉,深蓝的天空下,挂着一轮金黄的明月;美往往都是相通的,鲁迅先生笔下这样的美景,一定是孩子们玩耍的很佳时机吧! “玩啦!玩啦!”村头不管谁一声叫唤,孩子们会跳跃着奔向谷场,这声音比上课铃声还要有感召力。他(她)们爬草堆,钻草洞,翻跟头,打玩仗......他们快乐着,健康着,他们没有太多作业,没有鼻梁上的近视镜和不断增长的度数。打谷场上的孩子不知道愁滋味,更不知道这大大的粮食,却只卖出小小的价钱,一二毛一斤。 其实,打谷场是丰收的检阅场、分享场。丰收的一切物品,五谷杂粮蔬,小鱼小虾,都会着自己特有色彩的盛装,让主人去欣赏,去分享。一般除粮食过秤分取,其它东西会根据队里户数多少,扒成相应的多少堆数分取。 春节前分年宝鱼,是这个谷场舞台一年中很后一次热闹。那时的家鱼(白鲢)都认为是上品,其它许多鱼都称为杂鱼;三十户,挑出三十条大小相近的家鱼上品,其它鱼按三十份依次搭配适中,每份标上号,很后抓阄,领取,不争不抢,那场景很多是笑声和热闹。 打谷场承载着每个家庭的衣食住行,虽然那个时候大多清贫,但是人们心态是平和的,乐观的,积极的! 万事皆有得有舍,人们总是在不断的得舍间前行;如今的打谷场已遗落何方?怀念记忆中的打谷场,怀念那段非常纯真的时光,怀念那质朴友善的人际关系。 渐行渐远的农耕文化,渐行渐远的打谷场,你将去往何方?! 2018年4月18日 于上派

治疗癫痫病的*医院
河北那个治疗癫痫很好
中医能治疗癫痫病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