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之死的启示
上帝在创造人类的时候就给了我们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张嘴,就告诉我们要多看、多听、少说,特别是在有些场合不该说的就不必说也不能说,现在的社会虽不像古代招致杀身之祸,但有时多说了不该说的话对自己的确不利,特别是在职场中。但每个人又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聪明的,有时少说就成了空话,在能表现的场合就很想说,以此来表现自己的才能。在此杨修之死给我们就是很好的启示。
三国时期的杨修,在曹营任主薄,思维敏捷,很有才能。因为自恃有才所以很自负,屡犯曹操之忌。曹操曾营造一所花园,竣工后,曹操查看,没有异议,只是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手下人都不知其意。杨修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尔。”于是再筑围墙,改造完后再请曹操来观看,曹操看后大喜,问是谁解此意,左右回答是杨修,曹操嘴上虽赞美了几句心里却很不舒服。又有一天,塞北送来一盒酥饼,曹操在盒子上写了“一盒酥”三个字,正巧杨修进来,看了盒子上的字,竟不等曹操说话就自己拿汤匙与众人分吃了。曹操问是什么原因,杨修说:“盒上分明写着一人一口酥,岂敢违抗你丞相之命呢?曹操听了,面带笑容,但心里十分厌恶。”
曹操生性多疑,深怕有人暗中谋害自己,就谎称自己在梦中好杀人,告诫侍从在他睡觉时不要靠近他,并因此故意杀死了一个替他拾被子的侍从。可是在埋葬这个侍者时,杨修喟然叹道:“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尔!”曹操听了之后,心里愈加厌恶杨修,便想找机会除掉他。
再有一次,曹操率领大军迎战刘备攻打汉中时,在汉水一带对峙很久。曹操由于长时屯兵,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此时恰逢厨子端来一碗鸡汤,曹操看见碗中有根鸡肋,感慨万千。这时夏侯淳入账内禀请夜间号令,曹操随口说了:“鸡肋,鸡肋。”于是人们便把这句话当做号令传了出去。行军主薄杨修是个绝顶聪明之人,由“鸡肋”而猜透曹操的内心,便叫随军收拾行装准备班师回家。夏侯淳见了惊恐万分,把杨修叫到帐内询问详情,杨修解释道:“鸡肋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何益?来日魏王必班师也!”夏侯淳听了非常佩服他说的话,营中各将士便都打点起行装。曹操得知这种情况,以杨修造谣惑众,扰乱军心罪,把他杀了。可惜杨修这样一个聪明之人,死时才34岁。
杨修之死的主观原因是他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曹操是个既巧于网罗人才、礼贤下士,又心胸狭险忌才疑人的乱世枭雄。他直言其信条是“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是个为唯我独尊的专利主义者。杨修这么聪明的人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曹操对身边立过大功的人都猜忌,何况杨修这样只是个行军主薄,如此恃才外露,几次因显示自己超人一等的聪明,驳了曹操几回面子,曹操岂能容他?凭心而论,杨修的聪慧,表现在理解力、判断力上,坦诚陈述是不应成为找来杀身之祸的,但在实践上,他却忽视在曹操这个高官显贵身边,是不该去揭穿其隐蔽的不可见的内心的,他的做法是极不聪明的。容了他,岂不坏了曹操的大事?
其次曹操是个嫉妒心很重的人,杨修这样恃才外露的人在他身边,又屡犯他忌早晚是必死无疑的。虽然在杀了杨修之后次日曹操仍大败而归,曹操可能也有后悔之意,事实也证明杨修对战局的判断是有道理的,但也只得将杨修收尸厚葬遮遮世人眼,也是曹操淫威与安抚兼施的权术表演而已。
现在来换位思考一下,就是我们自己,假如你想偶尔露一下自己的才能,可是你身边的某个人却偏偏三番五次的洞察你的内心而把它提前公之于众,让你感觉很失面子,你又会怎么想,你会不会心里很不舒服?何况是曹操这样嫉妒心很重的大人物呢?就说杨修吧,就是他知道了曹操想玩文字游戏“阔”“一盒酥”“鸡肋”的真正意思,也应该含而不露,甚至还应该以某种意义上的“愚蠢”来衬托上司的“才智”,而杨修却锋芒毕露,毫不隐晦地屡屡点破曹操的迷局,赔上自己的性命也就难免了。这就真正应验了祸从口出这个道理了。
所以像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不失为一种明智的为人处世之道了。特别是在职场中,不该说的就不能说,就是想说也要婉转的不至于自己像杨修那样锋芒毕露,做到含而不露、自由驰骋以赢得他人的认可与信任。
手术治疗癫痫专业癫痫病癫痫的病症